四个关键词研读蓝思科技2022年报
4月23日,蓝思科技发布了2022年度报告。财报显示,蓝思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6.99亿元,同比增长3.16%;扣非归母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增长56.60%。
作为上市以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战略协同深化年,2022年是蓝思科技蓄势蝶变的一年。全年来看,蓝思科技消费电子业务继续稳打稳扎,布局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新领域也释放积极的信号。
透过财报,我们抓住了四个关键词:精益管理、垂直整合、研发创新以及智能制造。这些关键词揭示了蓝思科技的发展逻辑和战略思考。
精益管理+垂直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2年,受到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需求受到了较强的冲击。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2.3亿台,同比下降超过9%。
在这一背景下,蓝思科技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离不开其长期恪守战略定力,淬炼“永续经营能力”。
首先,蓝思科技采取了一系列创收、降本、增效等措施,优化精益管理。得益于此,蓝思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43.35%,实现“四连降”,抗风险能力不断上升;全年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1.83%、52.09%,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超50%的高增长。
此外,通过观察蓝思科技的存货、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等数据来看,特别是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率不仅逐季度上涨,涨幅还比较大,从一季度的1.33上升至年底四季度的5.89,说明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的存货周转变快,库存风险降低,进而可看出产品的供需关系向供给端调整,也对毛利产生积极影响。
主要经营指标持续向好的背后,是管理效益的改善正在化为内生动力,推动蓝思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泰州园区为例,在消费电子市场逆风中,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经营状态不断改善,目前营收已大幅改善。报告期内,泰州蓝思营收144.98亿元,净利润达到9.76亿元(以上为合并抵消后数据)。
对此,蓝思科技表示,今年泰州园区增加了多个项目和客户,产品品类也进一步丰富,并且专门新成立了一个FA中心、 研发中心,投入了刀具、夹具、治具和模具的工厂,以及自动化的投入,目前新老项目交付状况较好。
蓝思精密(泰州)
值得一提的是,内生性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的同时,蓝思科技抓住了折叠屏手机这一新增长机遇。
近年来,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出逆势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2022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600万部,同比增长73%;到2023年,折叠屏手机将增长到2600万台。
早在2020年,蓝思科技就表示,折叠屏是手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蓝思在折叠屏智能手机UTG玻璃等领域已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已与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提供包括且不限于外观防护3D玻璃、UTG玻璃、CPI薄膜以及金属组件等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外观设计新颖、屏幕尺寸更大的折叠屏手机,正在为蓝思科技消费电子业务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最后,蓝思科技还在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持续提升多领域核心组件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蓝思科技积极布局原辅材料、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培育或投资了蓝思智能、蓝思集成、东莞蓝思、蓝思新材、泰州蓝思、越南蓝思、豪恩声学、鑫晶盛电子等多家具有良好成长潜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子公司或业务模块。
同时,通过垂直整合,蓝思科技产品覆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品类,产能规模优势十分明显。
综合全年来看,短期的挑战不改蓝思科技中长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精益管理+垂直整合,蓝思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蓝思加快布局智能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整机组装等新赛道,有望创造更多业绩增量。
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重塑增长模型
寻找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已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命题。
为此,越来越多消费电子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创新领域。华泰证券认为,这些行业景气度高,市场需求旺盛,或能成为消费电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龙头,蓝思科技也正在以研发创新为动力,实现新战略发展领域的布局落地,逐渐拓宽自身发展空间。2022年报显示,蓝思科技研发费用为21.05亿元,在目前已公布年报的40家消费电子企业中排名第3位。
一来,蓝思科技重点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抓住汽车产业链潜在机遇。
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业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产业链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加剧,“硬实力”突出的厂商有望脱颖而出。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龙头,蓝思科技拥有2000余件各类专利授权,有着充足的技术沉淀以领跑这一新赛道。据了解,蓝思科技目前已在特斯拉、宝马、奔驰、保时捷、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多家客户供应链中打入多个产品,包括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 柱组件等,并将会持续拓展更多新产品,2022年蓝思科技汽车客户群进一步增加至三十多家。
后移动时代,汽车行业正在从制造属性过渡到消费属性与科技属性,成为互联网未来重要的入口之一,蓝思已经站在了这一风口上。
二来,蓝思科技前瞻布局AR/VR等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正步入战略收获期。
蓝思科技是业内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自5年前,蓝思科技就开启了AR/VR产品领域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研发和拓展,目前与几大头部的客户均有合作。
如今,蓝思科技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投入正在转化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据IDC预测,2023年中全球VR/AR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1010万台,同比增长约14%,2023年至2026年,该市场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约32%。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还将迎来一剂新的催化剂:苹果首款MR设备进入市场的脚步临近,据彭博报道,苹果正在为即将推出的MR头显开发大量软件和服务。
为了抓住市场机遇,蓝思科技斥资54亿元加码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项目将支持智能穿戴业务成为蓝思科技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总之,跑步进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这两大“长坡厚雪”的赛道,蓝思科技已经踏在这两个重大领域技术变革的起点上,准备以“智能制造”跑出加速度。
以“智造”加速产业升级,“高价值+低估值”凸显成长性
加快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能有效提升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对于形成制造业竞争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蓝思科技注重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成立智能制造研究院,组建了2000余人的数字化转型团队,软硬件结合地将“蓝思制造”推向“蓝思智造”。
从2016年起,蓝思科技开始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旗下子公司蓝思智能、蓝思集成在工业机器人(硬件)、工业互联网(软件)方面的持续突破。
同时,基于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蓝思云”,蓝思科技将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制造效率与产品质量。
“数据和场景深度融合提升业务效率”,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蓝思科技显示元器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据了解,该工厂通过搭建蓝思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并集成ERP、MES、PLM、QMS等信息化系统,围绕“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离散型工艺数字化设计、车间智能排产”等核心应用场景,打破了各环节的信息阻断,达到交货周期缩短、产能提高、良率提升、库存积压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等效果。
蓝思科技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不难看出,通过构建数字化与透明化的智能制造新体系,蓝思科技已迈向智能化高速发展,成功打造出行业工业4.0的新范本。因此,蓝思科技也受到多项奖项的认可。比如,今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公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名单,蓝思科技成功入选。
展望未来,在“智能制造”的助力下,蓝思科技将加速产业升级,成长空间更加广阔。
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均为典型的高价值消费赛道,具备“长坡厚雪”的特质,而蓝思科技打造了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电子的全方位智能制造平台,向着新的高峰攀登。
与此同时,蓝思科技优化精益管理、抓住消费电子新机遇,已经迎来盈利拐点。2022年第二、三季度,蓝思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10.64亿元,盈利情况加速恢复,盈利拐点在三季度已基本确立,第四季度更是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盈利水平,全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而这一利好尚未被市场消化,此时的蓝思科技正处于价值洼地。
可以预见,随着消费电子终端景气度回升,人工智能在汽车、元宇宙等领域的应用加速,蓝思科技“高价值+低估值”的优势更加突出,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