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新生记 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

2024-08-12 18:28:27 来源:[db:会员]
浏览量:
生物精灵是绿色发展的馈赠。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湖州,有13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繁衍栖息,其中不乏像恐龙类唯一近亲扬子鳄、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安吉小鲵、“鸟中大熊猫”朱鹮等孑遗生物,它们印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  洁白的羽毛、艳红的头冠,振翅一飞两翼展开,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弧线,也飞进了人们的心里;身披厚甲鳞片,粗短的四肢奋力地或游或爬,憨憨的“哼哼”声道出“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大小不及手掌,却贵重如宝,因产卵而短暂出现,看一眼便让人魂牵梦绕。  朱鹮、扬子鳄和安吉小鲵,这些生物界的“活化石”,纷纷落户在湖州的绿水青山间,尽情地生长、繁衍……  从濒临灭绝到子孙满堂,背后折射着怎样的生态之变?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我们深入山林湖泊一探究竟。  11→9000  “这两天天气太热,鳄宝宝快破壳了,我得去看看。”上周日,本该轮到休息,但是心系扬子鳄的任大斌一早就走出了家门。  任大斌是浙江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饲养员,家住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尹家边自然村,这里也是扬子鳄保护区的核心所在地。从家到单位来回赶趟,转眼已快40年。  尹家边是典型的土斗区,土斗区内有田有水,植被茂密,湿润的环境正适合扬子鳄栖息,于是它们便顺着扬子江来到了这里。  当地村民对扬子鳄并不陌生,他们唤它“水壁虎”,听着“会咬人”的劝诫,大人小孩都远远躲着它。1975年,中科院爬行类动物专家黄祝坚带队来调研,他们告诉村民,这种动物叫扬子鳄,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在全世界范围都接近灭绝了,要重点保护。  不懂得大道理,但是朴素的村民牢牢记住了“保护”两字。大家仔细一数,11条。  任广海,任大斌的父亲,当时是村干部。在他看来,保护好珍稀动物是村子的责任。1979年,村里专门腾出了三五亩鱼塘,把11条扬子鳄集中起来养护,这个“家”也因此成了中国第一个民办扬子鳄保护区。  任大斌初中毕业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去照顾扬子鳄吧。任大斌点点头,径直走向了扬子鳄的“家”。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村民生活并不富裕,他们经常赶在刮风下雨打雷的夜晚,打着手电筒捉癞蛤蟆,千方百计给扬子鳄改善伙食。  为了精心呵护身边的“活化石”,当地政府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明确核心区1500亩里不能建工厂。  2007年,扬子鳄保护区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了给扬子鳄腾出足够的生存空间,整村进行了搬迁。  保护有力,让种群繁衍成为可能。  “和其他保护区不同,我们一直以来采用原始湿地环境与模拟扬子鳄野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人工定时定点喂食外,尽可能让扬子鳄自然繁育、生长。”浙江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李慧说,为了防止种群衰退,保护区先后从安徽扬子鳄保护区和美国引进扬子鳄近百条。  2000年开始,该保护区牵手浙江大学团队,对扬子鳄的繁殖记录、谱系构建、远亲血缘引进、核心种源群筛选等开展深入研究,推动雌雄扬子鳄成就好姻缘,进行优质繁育。  “我们通过抽血样、基因检测、片段分析,建立了329条扬子鳄的优质核心种群。”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方盛国说。  基于这项研究,2001至2004年,长兴无偿划拨了10公顷配套土地,实施种源自然繁育扩大项目。项目修建了独立的繁殖池、成年池、亚成体池和幼鳄池等功能单元,除了最大限度规避近亲繁殖,还破解了种群食幼、幼鳄越冬高死亡率、鳄卵破碎等问题,扬子鳄种群数量由最初的11条迅速增长至3000多条。  方盛国评价说:“3000多条,足以证明扬子鳄这个种群已逐步恢复。”  夕阳西下,暑气渐散,扬子鳄有的微微探出水面,警惕地环顾四周;有的懒洋洋地趴在岸上,惬意地沐浴余晖。岸边,游客信步,不少父母给孩子进行科普讲解。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任大斌指着其中一个池塘说:“在这里,今年刚放归了100条扬子鳄,已经是连续第12年放归了。”  “当扬子鳄达到一定数量后,一方面容易产生疫病,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扬子鳄的野性不足,难以保持其物种基因。”李慧介绍,经过科学论证,该保护区于2012年4月15日开始实施自然放归。  12年来,放归扬子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1480条。放归后,扬子鳄可以实现自然捕食、自然选择配偶、自然产卵、自然孵化繁育。  历史上,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的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流域,如今,它们是否还能回家?  “经过保护、繁育,目前长兴保护区扬子鳄的数量已经突破了9000条,它们也越来越适应这个家了。”李慧说,“我们一方面将继续通过每年的野生放归,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一方面计划通过引种至外地,让他们多顺应不同的野生环境。”  5%→70%  “这季节你们看不到野外的安吉小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它才会现身产卵,之后就藏在泥炭藓下面,找它无异于大海捞针。”自担任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鲵护卫队队长以来,汪贤挺带领护卫队员常年守护大山。  虽然安吉小鲵藏起来了,但巡查保护工作一如既往。一大早,汪贤挺和队员们坐车,沿着熟悉的山路赶往位于龙王山海拔1350米的千亩田泥炭藓湿地,那是安吉小鲵的栖息地,也是保护区核心区所在地。  “泥炭藓起源于古生代晚期二叠纪,30年前,安吉小鲵首次在这里被发现,震惊世界。”汪贤挺说,别看安吉小鲵还不及手掌长,却是世界十大极度濒危的两栖动物之一,和3.2亿年前的恐龙同属一个时代。  总面积12平方公里的保护区,保护队一守就是15年,其间,编外消防员、志愿者以及科研人员的加入,让这支队伍从9人扩大到60多人。  除了给安吉小鲵提供一个最原生态的“家”,保护队还为它们准备了一个人工的“家”。  走进位于龙王山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关岗保护站内,一个大玻璃缸用筛网隔成了25个10cm×10cm的小格子,像这样的玻璃缸一共有12个,每年可以保育300尾安吉小鲵幼体。这是专门用来喂养幼年小鲵的装置,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安吉小鲵选择在冬季进行繁殖,这时虽然天敌都‘歇了’,但它们有互相撕咬和吞吃的‘恶习’,最后能成为幼体上岸的,数量不足5%。”郎泽东是护卫队里的“技术担当”,他注意到,一年中有7个月生活在泥炭藓深处的安吉小鲵,对土壤、水质、空气等周边环境非常敏感,苛刻的生存要件令其愈发稀少。  经过多次试验,保护区团队建起了仿自然的生态环境,采集部分受威胁的卵带,进行人工保育,让幼体住单间避免互食。  放眼全球范围,目前安吉小鲵仅在安吉龙王山、安徽清凉峰、临安清凉峰及临安百丈岭有分布记录。通过人工保育项目,已经成功培育了健康亚成体逾1500条,野外繁殖成体种群数量达到600条,其中安吉占据了半壁江山。  上个月,人工保育的40多条安吉小鲵宝宝被放归到了千亩田。  浙江自然博物院科学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陈苍松对安吉小鲵颇有研究,他认为,对濒危物种来讲,一定数量的亚成体的回归,可以有效促进野外种群数量的稳定和增长。  数据显示,通过每年7月的野外放归,安吉小鲵的野外幼体存活率从之前的不足5%提高到了70%。  汪贤挺介绍,今年,安吉小鲵的科研又有了新的跨越,开始了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希望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找到这一物种的濒危机制,探索野外种群恢复和增长的新途径。  10→761  “朱鹮不愧是吉祥鸟,它来了后,环境改善了,游客更多了。”沿河村位于德清县下渚湖周边,有对朱鹮将巢长期安在了村民丁香根家附近的一棵香樟树上,丁香根每天习惯去看一看。  在德清,流传着朱鹮与人类相互救赎的故事。  在朱鹮落户之前,下渚湖是一个大型水产养殖场和垃圾湖,1/4水域覆盖水葫芦,1/3水域进行网箱和珍珠养殖,包含农家乐在内的环湖105户农户生活污水直排入湖,下渚湖断面水质仅达到IV类。  上世纪50年代,朱鹮一度濒危灭绝,为了重建浙江朱鹮野生种群,德清在15年前开始了抢救保护。德清县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邱国强说,历史上,朱鹮在德清曾有过生活痕迹,2008年,当地从陕西引进了10只朱鹮。  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它们的到来倒逼着栖息地下渚湖严格治理环境。  “小鱼治水”守护最美栖息地、“水下森林”重塑河湖生态链、“生态绿币”组建全民护卫队、“湿地碳汇”实现生态价值兑现……“壮士断腕”之下,下渚湖水质长期稳定在II至III类。  来到下渚湖,近距离就可观赏国宝朱鹮。此时,一只朱鹮在水域岸边嬉戏,它的脚和喙的尖端呈鲜红色,一身羽衣白里透红,优雅的身姿或站或飞,绝美如画。  “它又回家来了!”只一眼,邱国强就认出这只是野外放飞的,平常有时候会从外地赶过来。“与鸟为伍”近10年,他对朱鹮如数家珍,“朱鹮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余万年,是鸟类的‘活化石’,由于长得漂亮,又被称为‘东方宝石’。”  如何让“东方宝石”重现辉煌?除了绿色生态屏障,多生多育、优生优育很关键。  在德清县下渚湖湿地的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孵化器、育雏箱等设备一应俱全。“每年3月到6月会进入朱鹮繁殖期,今年,基地内的人工繁育朱鹮种群,全部根据DNA进行了重新配对,避免近亲繁殖。”饲养员袁李莹每天都在观察人工孵化出的32只朱鹮宝宝,现在它们已能飞行自如。  “朱鹮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会共同抚养雏鸟,自然繁育大大制约了朱鹮数量,但人工饲养这条路也不好走。”邱国强清晰记得,刚接手朱鹮保护管理工作时,人工繁育受精率和出壳雏鸟的存活率分别仅有26.34%和33.76%。  基地后来与浙江大学等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并抛出两个大招:首先将遗传基因能够匹配的朱鹮个体全部散放在一个较大的笼网之中,让它们“自由恋爱”,并在孵化季到来前添加牛肉、面包虫、小鱼小虾等各种辅料,保证营养;另外针对出生后的幼鸟,调制出最接近野生朱鹮哺育幼崽时的半流食配方。  终于,朱鹮受精率逐渐提高到了87.51%,出壳雏鸟的存活率提高到了96.11%。  时至今日,当地朱鹮种群数量增至761只,其中,人工种群394只,野外种群367只,德清朱鹮种群成为全国第三大朱鹮种群,德清朱鹮繁育基地成为全球最大朱鹮人工繁育种源基地。  去年9月,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在德清举办,标志着德清朱鹮繁育与野外种群重建工作迈入新阶段。  “从2012年起,我们在下渚湖湿地里建造了一个2700平方米的野外训练大棚,用于让朱鹮掌握野外求生技能。”邱国强说,2013年,朱鹮首次就地野外放飞,2021年和2022年,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两次异地野外放飞,今年初,在钱江源国家公园成功放飞,朱鹮在中国南方历史分布区的“版图”不断壮大。  就在今天,精心挑选的 10 只优质朱鹮将被运往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野化放归。接下来,朱鹮还将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持续播撒野外种群重现历史分布地的希望种子。  在德清落地生根的朱鹮,正从“浙里”展翅翱翔,飞得更高、更远……  记者手记  看见美丽世界  仿佛是走进了现实版的“绿野仙踪”,“活化石”探寻之旅,带着我们对话山水丛林,近观飞禽走兽,聆听草木物语,感受到了奇妙的斑斓世界。  翻开湖州的“生物宝库”,目前共记录有生物物种6500余种,丰富的生物“家底”,是对当地生态环境最有说服力的投票。  那么,生物多样性保护,湖州有什么秘诀?  自然基因上,湖州属于“五山一水四分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齐全,生物多样性基础得天独厚。  顶层设计上,湖州制定出台了野生动植物、水生态修复、专项金融支持等政策制度28项,构筑起生态系统保护的“四梁八柱”。  保护实践上,湖州开展了12个不同类别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落实了健全的保护机制,并坚持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认定湖州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  获此殊荣的湖州,如今不仅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生物多样性同行,更与国际同行、为全球示范,在湖州能看见美丽中国,也能看见美丽世界。

热门文章